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30
0

回顧

文章起始於 Graylog Open 的核心概念與 Docker 部署準備,讓讀者理解基礎架構。隨後深入配置細節,涵蓋 Input 管理、數據解析、Index 管理、流(Streams)配置與路由,以及各種告警通知與儀表板可視化,以幫助使用者進行日誌搜集和分析流程。

接著,介紹 Graylog 的高可用部署、安全加固與權限管理、節點擴充和負載均衡的實踐方案。同時也探討了日誌輪轉、內容包、Grok Patterns 及 Lookup Tables,提升系統擴展性與自動化能力。

最後,結合實戰案例,如 Linux 日誌監控、Graylog 版本升級策略、異常檢測等,協助使用者解決真實場景中的複雜挑戰。


文末感想

終於撐到最後一天啦!

第一次寫鐵人賽,也是第一次這麼長時間規律的產出技術相關的文章。
對於鐵人賽的感想,最深刻的是題目的重要性。
這次到最後幾天的標題與內容都要花更多的心力與時間才能完成。

剛開始決定要寫 Graylog 系列的時候是打算一邊記錄現有的使用經驗,一邊學習 Graylog 的功能,所以題目是照著 Graylog 官方文件與 web UI 上有的功能來分的,沒想到寫到後來才發現把功能都介紹完後,竟然還沒有 30 天...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題目被我分成複數篇文章,絕對不是因為我想水天數,而是那篇題目的內容過多!

最後,本次系列文介紹了 Graylog 的基礎功能,並穿插著些許的實際應用案例來展示實際應用 Graylog 的場景。
Graylog 除了這些基礎功能外,還有付費版的 Graylog Enterprise 和 Graylog Security,有更多功能可以使用,但就不在此次的介紹範圍內囉~

最後,Graylog 介紹文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各位,感謝自己(?),我們有緣的話之後再見。


上一篇
Day 29: 異常檢測
系列文
從零開始的 graylog 探險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